在企业层面,企业可以聚焦高端化与场景化创新。
精准布局核心产品:
参照国机精工战略,在交叉滚子轴承等机器人专用轴承上集中资源研发,同步攻关高速电主轴轴承(4 万转 / 分钟以上)、大型重载轴承等增量品类。
构建 “研发 - 场景” 闭环:
借鉴均普智能 “场景 + 研发 + 生产” 模式,和机器人终端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在汽车零部件产线等场景中验证轴承性能。
加码智能化生产:
推广洛阳轴研所智能化生产线经验,通过智能磨削系统将加工精度提升至 IT5 级,变形量控制在 0.02mm 以内。

在行业层面,完善产业链协同生态。
建立技术标准体系:
由行业龙头主导来制定人形机器人轴承、智能轴承等细分领域标准,衔接国际认证体系。
突破产业链短板:
中游制造企业可联合原材料企业,对超高纯净度轴承钢量产技术进行攻克。也可通过产学研合作突破高端陶瓷材料制备瓶颈。
优化产业集群布局:
依托长三角、珠三角这两个地区58% 产能基础,推动差异化分工,比如在苏锡常、洛阳等基地,避免中西部产业园(利用率 68%)低端产能过剩。
中国轴承行业目前新增量在哪些方面?
新兴产业需求
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平台推动陶瓷绝缘轴承需求增长,单台车轴承价值量提升50%以上。
风电领域:大功率海上风机主轴轴承国产化替代需求迫切。
工业机器人: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80亿美元,带动轴承需求超200亿元。
技术创新驱动
智能轴承:内嵌传感器的智能轴承实现故障预测,渗透率不断提升。
材料升级:国产轴承钢纯净度提升,陶瓷球轴承转速突破新高,支撑高端产品性能提升。
来源: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
2026年广州国际轴承展览会即将于2026年3月4日-6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行。展会更多资讯及预订展位,详情请点击官网了解:广州国际轴承展览会
| 凡本网注明“来源: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