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规划与全球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双重驱动下,中国轴承行业正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发展主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中国轴承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行业营收突破2315亿元,同比增长6.2%,轴承产量达337亿套,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7.3%;2025年一季度延续强劲势头,根据对轴承行业160家主要企业的统计,轴承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53.97亿元,同比增长11.14%;工业增加值76.31亿元,同比增长10.97%。国产轴承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强劲,还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竞争力,一季度我国轴承出口量同比增长8.7%,其中3月出口量达68366吨,同比增长25.3%。这一系列数据不仅展现了国产轴承的规模优势,更折射出其从“量增”到“质变”的深刻转型。
高端应用领域取得突破,技术创新是关键
《2025-2030年中国轴承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显示,国产轴承在高端应用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和精密机械领域。例如,2025年4月,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其“动力心脏”中的三点接触球轴承、飞船旋转机构的高精度自润滑轴承,均由国机精工轴研所自主研发,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在被誉为“大国重器”的“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中,洛轴集团研制的馈源舱轴承助力其成为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其轴承产品还以极高的灵敏度和指向精度,为月球探测任务精准导航。
风电领域的突破同样瞩目。2024年3月,洛阳轴研科技有限公司下线全球首台25兆瓦级风电主轴及齿轮箱轴承,刷新单机容量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超大型风电机组关键部件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上实现了自主可控。从依赖进口到技术反超,国产轴承的“逆袭”之路,印证了产业链安全与创新能力的双重跃升。
国内外市场需求双轮驱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国内市场的升级需求与国际市场的认可,共同构成了国产轴承增长的双引擎。目前,洛轴集团高端轴承产值占企业总产值比重达70%,“十四五”期间已有13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水平,风电主轴承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研发的盾构机系列主轴承打破了我国盾构机主轴承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
此外,在智能制造等新兴应用场景中,高性能轴承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机器人关节为例,其灵活运转离不开精密轴承支撑。洛阳鸿元轴承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研发,成功掌握相关技术,并从2020年起将产品出口至日本等国际市场。
数智赋能,提升产业竞争力
洛轴通过数智赋能,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洛轴“5G+工业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产品从设计、选材、生产到交货的全程数字化。据悉,洛轴集团连续投资超10亿元对传统产线进行改造升级,并自主孵化、开发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轴承应用软件。
从高铁轴承到机器人关节,从风电主轴到智能工厂,每一项突破都在重新定义这个万亿级市场的边界。中研普华预测,2030年中国轴承全产业链产值将突破5000亿元,高端轴承占比提升至40%,智能轴承渗透率超30%。
未来展望:持续创新,构建产业新生态
展望未来,石照耀认为,企业要持续增加研发投入,特别是精密热处理等基础工艺攻关;对标国际认证,全流程质量严控;加强产学研共建创新体,整合上游供应链,构建产业新生态。只有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国轴承行业才能在全球市场中继续“乘风破浪”,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为全球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轴承技术展
2026年广州国际轴承展览会即将于2026年3月4日-6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行。展会更多资讯及预订展位,详情请登陆官网 :广州国际轴承展览会
凡本网注明“来源: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联系方式:020-38217916;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