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019/02/27

1269

中国最早石制轴承的功能实验考古试论——查海遗址轴承形态分析

 一、前言

 
轮盘可能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轮轴机械更是近世世界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轴承于轮轴设备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科学家相信,轴承技术代表世界整个工业的发展水平。近年,中国史前玉工辘轳轴承的考古发现,对中国古代科技史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笔者1989年首次在香港东湾遗址发掘出土青铜器时代的石质轴承。其后,1995年在澳门的黑沙遗址、1999年在珠海宝镜湾遗址的环玦作坊中,发现大量石质轴承的工具。2000年笔者发表《环珠江口考古之崛起——玉石饰物作坊研究举隅》一文中指出:
 
“使笔者相信,现今环珠江口地出土的具有乳凸状的石器,很可能是辘轳。笔者估计在4000多年前环珠江地区,很可能是一种以辘轳为轴心的旋转机械,被用作环玦的管钻穿孔。”
 
2013年,笔者编著《澳门黑沙玉石作坊》一书,从田野考古出土辘轳轴承与石英环玦、芯等半制成品入手,并结合其他石器、陶器的空间分布,论证环、芯及轴承三者在辘轳机械运动中同时转动,史前环玦玉石作坊内以辘轳机械为核心的活动情景,清晰浮现。该书对东亚地区玉器制作与轴承考古的历史,作了初步的梳理。其中有关东亚轴承起源问题,笔者参考在2012年由辛岩所编写《查海——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发掘报告》,其中所报导一件T04082:1石钻,可能就是固定轴承。当时我未能看到实物,据公布照片及线图指出:
 
“就该器物的图版所示,轴承轴身上宽下窄,由磨制和打制成器,纵剖面扁平状。笔者按报告发表彩版判别,此器轴头呈榫状轴头。轴头由榫头、旋转面、琢制面三者组成。榫头为琢制,榫颈发达,高约1.5厘米。由榫颈转折过渡到旋转台面。旋转面外沿残留了一些琢击痕。推测轴头的琢击面在使用旋转过程中,已基本被研磨消失,间接说明了轴承是使用了相当的时日。”
 
查海遗址存在石质轴承的观点发表后,引起了郭大顺先生的注意。其后,郭先生与孙力先生在《旋转技术在红山文化玉器中的应用》一文中,特别将查海T04082:1石钻更订为石轴承,重新拍摄公布了轴承各面的照片,又以线图展示轴承使用方法的推测。
 
2017年10月23日笔者前往沈阳,幸蒙辽宁省考古研究所吴炎亮所长热情的接待。在郭大顺先生及郭明女士的亲切指导下,笔者得以观察查海T04082:1轴承并拍摄记录。本文以是次考察T04082:1轴承的成果,配合本年间笔者与学生徐飞等对辘轳轴承管钻实验的对比,试图分析T04082:1轴承制作工艺及使用痕方面特征,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a. 制作及使用痕示意b. 轴承各面
 
自1998年郭大顺先生来港参加东亚玉器国际会议,尔来时赐教言,受教益匪浅。2008年11月间,幸得郭先生照拂,在沈阳辽宁省博物馆,笔者对牛河梁遗址出土一些重要的红山玉器观摩拍摄。其后郭先生将拙稿《牛河梁出土玉器技术初探》,收入2012年出版的《牛河梁》报告书中。郭先生主张从世界史角度研究红山文化,在中国早期文明与世界早期文明比较项目,东北地区的玉器特别是从查海——兴隆洼以来以至红山文化的辘轳轴承工艺,与西亚6000多年前陶车两者比肩媲美。欧亚大陆东西间轮轴机械的发明分庭抗礼。
 
辘轳机械是中国科技史的重大发明。科学史的专家H.S.Harrison(H.S.哈里森),区分人类的发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观察性发现(thediscovery by finding),另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究性发现(discovery byfinding out)。后者必须预先具备物质特性、自然法则和自然力的知识,并能将此类知识应用于某一目的。观察性的发现主要局限于定位与识别,而探究性的发现则可以把发现应用到实际用途中。在东方史前时期木制轮盘、车椿与石质轴承结构而成的轮轴机械,就属于人类探究性的重大发现之一。轮轴机械出现的目的或者社会需要,可能是应对环状玉器文化的诞生与发展而出现。谨以拙文为郭先生八十祝寿,祝先生健康长寿。
 
二、从石钻到轴承转变工艺技术的分析
 
按《查海》报告书公布,共发现六件石钻,其中一些可能是辘轳轴承。据报导这六件石钻资料如下:
 
A组:从第2层出土石器228件,包括石钻3件。
 
1、T05022:12,木化石,长条状,圆磨尖,较光滑,长4.4、宽0.92、厚0.6厘米。
 
2、ⅡT01052:5,青灰色页岩,压制,长条状,截面呈三角形,边角锋利,长2.4、宽0.3、厚0.2厘米。
 
3、T04082:1,残,青色页岩,圆滑凸状头,残长8.2、宽3.9、厚2.0厘米。
 
B组:从F14出土。F14室内出土遗物较丰富,可复原陶器有22件之多。石器共26件,其中石钻1件。F14:33石钻,浅黄色木化石,打制,扁平,圆尖,长3.2、宽1.1、厚0.5厘米。
 
C组:为采集,共两件石钻,均为木化石,长条状。
 
1、采:27,长6.4、宽1.0、厚0.6厘米,一端为圆锥体,底部宽大。
 
2、采:24,残长4.6、宽1.0、厚0.6厘米,一端有发达圆锥体,底部宽大。
 
以上石钻A组T05022:12、F14:33、B组采:24、采:27均为木化石,形态扁平,长轴一端有榫头状锥体,采:24、采:27石钻榫头上如乳状突起。以采:24石钻为例,榫状突起尚可区分榫顶、榫颈和旋转面三个部位,榫颈及旋转面上有明显旋转线状痕。采:27、采:24石钻两器底部一端宽大扁平,适合于插入卯眼内装置。从已公布的两件采:24、采:27石钻的形态来看,二者均具备典型辘轳轴承的特征。F14:33石钻在形态上报告书只表述了有“圆尖”二字,据发表该器物线图及照片无法对其“圆尖”一端细致理解。F14:33石钻在质料、器物、形态上均与采:24、采:27石钻比较接近,目前不能否认这件石钻就是轴承的可能性。因为F14:33石钻是从房子内出土的,显示了在房子内进行辘轳旋转加工的可能性。此外,ⅡT01052:5石钻的宽度及厚度仅在0.3、0.2厘米,其功能有待探索。
 
以上除ⅡT01052:5石钻外,其余石钻初步推测具有轴承的功能。因为笔者仅观察T04082:1石钻,以下对这件石器形态及功能作较详细的论述。原报告谓ⅡT01052:5轴承为“残”件。笔者从轴承角度对其观察,这件石器保存良好,有制作加工和使用的痕迹,并没有明显折断及破损迹象,应是完整器。T04082:1轴承是一件经过精心策划制作而成的工具,技术上采用磨制、打制及琢击,前两者有交替加工互相打破的痕迹。轴承石器摆置方式,将榫顶一侧向上放置,区分为五面讨论(图一)。有关轴承技术形态的描述,可以参考《中华文明探源与辘轳机械的发现》。
 
T04082:1轴承由榫头与器身组合而成。从图一b:1、3、5三面观察,制作者在榫颈一侧研磨出一斜面,区分出器身与榫颈间界限。器身与斜面夹角约28。,榫颈约占全器长度的20%。
 
为了准确控制轴承毛坯,制作者磨制一长方形的素材,在上端预先规划榫颈的位置。器身方面,大约在中部位置,从两侧向中心打击收窄,呈上宽下窄。更且在器身下部,积极打击出较大型的剥片,以减薄器身。图一b器身下面在加击减薄后,又见破裂面被研磨的加工。器身两侧上段仍保留若干原素材的磨面。器身下端,收窄及减薄加工,底端呈圆尖状。估计是为轴承固定的安装,在轮盘中心卯眼内可能有对应轴承器身下窄上宽两段的设计。T04082:1石器技术形态显示,器身很可能是被牢固安装在辘轳木车轴上方内孔(卯眼),锲合T04082:1器身两段的构造。T04082:1轴承器身技术特征显示,此器物并非手持钻孔工具,而是经细致设计的一种与轮盘木车轴牢固安装组合结构。以上制作特征论述T04082:1石钻应改订为辘轳机械的轴承,轮盘可能作水平状旋转。
 
另一方面,从T04082:1使用痕特征分析,也是论证此石器功能的关键所在。T04082:1在榫头一

开拓亚洲轴承市场的首选平台

欢迎莅临广州国际轴承及专用制造装备展!

联系我们

项目合作邮箱:

参展联系:

020-82578826

公司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9号耀中广场B2616室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